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禮類
  足畅于四支也巽为事业者事之成发于事业也
  诚则形形则不可掩故美在其中畅于四支发于
  事业通于理者无往而不通其伊尹周公 共伯和
  
之事乎(易/传) (第 30a 页)
 (间注同一音如/字与音预下同)(注正义曰周本纪云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国人围之召公以其)
 (子代太子太子竟得脱周召二公二相行政/号曰 共和元年
是其释位与治王政之事也)宣王有
 志而后效官注宣王厉王子彘之乱宣王尚少召公
 虎取而长之效授也音义( (第 11a 页)
 (位之年是岁数不明周本纪云厉王三十四年王益/严又三年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

 (和十二诸侯年表起自 共和元年
是岁鲁贞公之十/四年齐武公之十年晋靖侯之十八年秦仲之四年)
 (宋釐公之十八年卫僖侯之十四年陈幽公之 …… (第 18a 页)
 (时未封是太史年表自共和始也又案本纪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宣王即位四十六年崩子幽王立)
 (十一年为犬戎所杀子平王立四十九年当鲁隐公/元年计 共和元年
距春秋之初一百一十九年春秋)
 (之时年岁分明故云历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谱郑于三礼论语为之作 (第 18a 页)
 荡之与汤古字相通皆取水流莫知其穷荡荡上帝

畏其疾威子之荡兮游荡是讥故次之以宛丘 陈幽
唱巫风民多淫祀市也婆娑子仲之子故次之以东门
之枌 谁谓陈小犹可为善国釐公继幽懦不能自力
衡门之贤栖迟太息故次之以衡门 幽末釐初厉王
已㳅彘有 共伯和
实间王位后乃还共山以厉王为祟
周人怀之犹盱其至故次之以都人士 当共伯摄位
时天下苦大旱穷民多离散及宣 (第 13a 页)
 我立王则疑在共和之后也(厉王流彘二相周召以/太子靖幼共理国事故)
 (曰共和又苏氏古史云厉王流彘国无主有贤诸侯/曰 共伯和
诸侯宗之因名其年曰共和辅氏曰此谓)
 (灭我立王则为共和以后矣然又谓告尔忧/恤诲尔序爵则非追刺之语也 (第 21b 页)
立宣王共伯复归于宗/逍遥得意共山之首共邱山今在河内共县西鲁连子)
(云共伯后归于国得意共山之首纪年云 共伯和
即于/王位孟康注汉书古今人表以为入为三公本或作邱)
(首/)(古犬/反)(司马云垄上曰/亩垄中曰 (第 25b 页)
讫周之世无文王而周以亡上天立君之局至
此乃变后世之兴亡惟力是视而已
  抑
抑之篇其出于共和之世乎自 共和元年
迄平王十四
年为岁八十有五而卫武公薨楚语言武公九十五犹
箴儆于国计其岁当百岁左右也厉王未流彘时武公 (第 8a 页)
 罪作歌传播中外于是人心稍定奸人畏诛十四年
 二公得以展布其共和之力而无有间之者或亦赖
 于是诗之作欤共和者犹云协恭和衷也竹书创为
 立 共伯和
为君之事伪书之误也 (第 11b 页)
 者之大美蕴乎中畅于外达于四支而美其身必无骄
 主之色𤼵于事业而美其正必无专权之举所以为
 美之至伊尹周公 共伯和
以之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阴从阳者也盛极则抗而争六既极矣复进不止则
 必战既 (第 39b 页)
   巩简公
(定元/年)周巩简公弃其子弟而好用远人 二年夏四月
辛酉巩子之群子弟贼简公
 在昔厉王之乱周召分治号曰共和或曰 共伯和

 君位也盖其时王虽昏虐大臣犹能和辑以安定国
 家是以宣王中兴则有若甫侯若樊仲诗人美焉降 (第 19b 页)
   诗者三共公以下无诗

陈国风谱
 宛丘  东门之枌
  陈幽公诗系 周共和
之门
 衡门 东门之池 东门之扬
  陈釐公诗系周宣王世
 墓门
  陈桓公诗系周桓王世
 防有鹊巢 (第 17b 页)
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宣/王即位四十六年崩子幽王立十一年为犬戎所杀平)
(王东迁立四十九年当鲁隐公之元年计 共和元年
距/春秋之初一百十九年故郑谓夷厉已上岁数不明据)
(太史年表自共和始历宣幽平而得春秋次第以斯立/谱 (第 22b 页)
 为足畅于四支也巽为事业者事之成𤼵于事业也
 诚则形形则不可掩故美在其中畅于四支𤼵于事
 业通于理者无往而不通其伊尹周公 共伯和
之事
 乎月盛则掩日臣强则疑君阴疑于阳必战十月纯 (第 27b 页)
已礼贱不摄
贵故士不摄大夫而况臣与君乎周厉王流彘周召二
相行政号曰共和吕氏春秋乃谓厉王之难天子旷绝 共伯和
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来竹书纪年遂谓 (第 7a 页)

伯和
摄行天子事妄矣自古岂有摄天子哉子代父曰
义也臣代君曰篡也管氏之论笃矣乎
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 (第 7a 页)
 位恐误年表武公终于平王十三年 年表史记诸

 侯年表 武公名和即 共伯和
   桑柔
芮良夫
 芮畿内国名伯爵与周同姓为周司徒左传文公元
 年秦穆公曰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 …… (第 5a 页)
 曰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凡十四
 年 召邵通召字加圈周召二公世有之非必公旦
 公奭之后罗泌罗革以为 共伯和
共平声
荣夷公 (第 6a 页)
 命卫为侯康音捷顷侯子釐侯釐亦作僖釐侯太子

 共伯馀馀蚤死弟 共伯和
立是为卫武公 温柔敦
 厚之教 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温柔敦厚诗教也故诗之失愚温柔敦厚 (第 9b 页)
(孔氏曰周本纪云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国人围之召公以)
(其子代大子大子竟得脱周召二公二相行政/号曰 共和元年
是其释位与治王政之事也)而后效
(孔氏曰周本纪云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大子靖/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 (第 11b 页)
释位以间王政间犹与也去其位与治王之政事(史/记)
(言厉王奔彘周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然汉书古今人/表有 共伯和
颜师古曰共国伯爵和其名史迁之言未) …… (第 16a 页)
(可据也汲冢纪年亦云厉王既亡有 共伯和
者摄行天/子事又庄子称共伯得乎共首司马彪曰共伯名和诸)
(侯知其贤请以为天子即王位十有四年大旱屋焚卜 (第 16b 页)
曰属王为祟召公乃立宣王共伯复归于宗逍遥得意)
(共山之首吕氏春秋云 共伯和
其行好贤仁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请矣据此诸书所说皆同则释)
(位以间王政者/共伯其人也)矫诬先 (第 16b 页)
  五霸
左传五伯之霸也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
桓晋文或曰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昆吾豕韦见前/大彭郡县志徐)
(州彭城县古/大彭氏国)

  共和
古史 共伯和
者厉王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
以名其年谓之共和凡十四年按汲冢纪年 (第 2b 页)
共伯和

王位故曰共和 左传王子朝奔走告于诸侯曰厉王
戾虐万民弗忍居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
而后效官 (第 2b 页)
府汲县有延津城盖壤地相)
(接/也)(传太叔出奔共杜注共国今汲郡共县汇纂今河/南卫辉府辉县治今按此 共伯和
之国后盖为卫)
(所并闵二年有共滕/之民杜云卫别邑)城颍(传遂寘姜氏于城颍杜注郑/地汇纂史记正义曰疑 (第 5a 页)